从中国围棋中走过来的约翰·巴尔斯以及那些科学家、数学家,还有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艾曼纽尔·拉斯克、德国冠军爱德华·拉斯克很快发现日本规则有毛病,中国规则更合乎数学逻辑,于是第一批围棋规则的研究者就在他们之中产生了。日本人不会否定自己,中国人虽然坚持自己的规则,但更关心水平的落后。唯有西方人、欧洲人和二战时期从欧洲前往美国的那批接受了高等数学教育的围棋爱好者,尽管水平并不高,却有穷根究底的精神。爱德华·拉斯克去了美国,1935年创立了美国围棋协会并担任主席,还设立了专门的规则委员会,邀请一位名叫卡尔·戴维·罗伯森的数学家担任主席。1941年,一位名叫约翰·奥姆斯特德的数学家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围棋的合理化》,这是世界上第一篇研究围棋规则的文章,但他提出的数学模式距离实际有些远。1945年,在国际象棋领域更加著名的拉斯克在《现代国际象棋战略》中特别加入了关于围棋规则研究的附录。1946年,卡尔·戴维·罗伯森完成了篇幅浩大的专著《围棋的结构》。这些书和文章都有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并非针对具体的问题去分析,而是试图建立数学模型和逻辑模型来重新构建围棋。无论如何,他们开创了围棋规则研究的先河,其实舍去其中过于奥秘的部分,他们对日本规则的问题也是有透彻认识的。
终于在1993年,美国围棋协会(AGA)通过了一部围棋规则,这就是著名的AGA规则。该规则是把死子填到自己的空里以后数空,和日本规则一样,保留日本规则的特点,保持他们下棋的习惯,另外还补充了一条:双方所下的棋子数量必须一样,即黑先时白必须下最后一着,哪怕单官收完也要在自己的空里填一着。如此一来,等于把日本规则按中国规则进行了修正,结果在事实上等同于中国规则。到后来贴目增加时因为和中国规则一样不能贴6点半,便增加到7点半。
欧美是相通的,美国规则很快传回欧洲,英国和法国都进行了修改,颁布了正式的规则文件,唯有传统势力最为强大的德国没有修改,但欧洲的正式比赛许多年来已经采用应氏规则、美国规则或中国规则了,AlphaGo采用中国规则是因为它更合乎逻辑,这早就成为欧美围棋界的共识。至于民间大多还是习惯于日本规则,美国规则在形式上和日本规则一样,一般不会补足着子相等,只有发生局终争议时才这样处理,事实上等于智运会规则。
载于《围棋天地》2024年第21期 作者:陈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