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稽古9     中国围棋鲜为人知的历史掌故

五、诗人吟咏(四)

【徐铉超脱】

徐铉(916—991),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五代末宋初文学家、书法家。初仕南唐,官至吏部尚书。后归宋,为率更令,累官至散骑常侍。工于书法,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皆有文名,精于文字学,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徐铉好谈神怪,所言皆载《稽神录》。

其《棋赌赋诗输刘起居》诗云:“刻烛知无取,争先素未精。本图忘物我,何必计输赢。赌墅终规利,焚囊亦近名。不如相视笑,高咏两三声。”乍看便觉有趣,围棋赌博输者一不给钱,二不罚酒,但须作诗一首。这对于“十岁能属文”(《宋史·徐铉传》)的徐铉而言,还不是“瞌睡碰到枕头”,正中下怀。刘起居名叫刘奂,起居为起居舍人的略称,是个从六品的官员。此时南唐尚未降宋,徐铉任吏部尚书,妥妥的从一品高官,手握官员升迁贬黜的大权。两位身份地位虽天差地远,却是好友加棋友,这盘棋显然是徐铉败了,被罚赋诗一首。

这活儿徐铉驾轻就熟,张口便来——刻烛:用南齐竟陵王子良刻烛为诗之典,详见本章首篇《孝绰五分》一文。争先:围棋术语,意谓争先手。忘物我:物我指外物与己身。南朝梁沈约《郊居赋》云:“惟至人之非己,固物我而兼忘。”其意源于庄周梦蝶。赌墅:用谢安赌墅之典,详见上章《名士风流》该文。规利:谋求利益。焚囊:《晋书·谢玄传》:“玄少好佩紫罗香囊,安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即焚之,于此遂止。”徐铉先自我解嘲,说刻烛为诗不足取,围棋呢自己一向学艺未精;本来我就图个物我两忘,又何必计较谁输谁赢;谢安赌墅终究是谋求利益,他赌取侄儿谢玄的香囊烧掉也不过是在乎名声;既然如此,咱俩不如相视一笑,我就随随便便高声吟几句吧。读罢让人忍俊不禁,这位徐公端是有洒脱超然的范儿。

其实,徐铉棋艺不凡,且是一位围棋理论家,撰有《棋图义例》《棋势》等著作。《义例》归纳总结了三十三种围棋着法,有今日常用的“立、飞、尖、关、冲、刺”等,也有不常用的“毅、拶、勒、跷、捺、约”等,系中国围棋史上第一本全面研究围棋战术的著作。他还给围棋盘上从上至下、从右至左的十九道线分别命名,“一天,二地,三才,四时,五行,六宫,七斗,八方,九州,十日,十一冬,十二月,十三闰,十四雉,十五望,十六相,十七星,十八松,十九客”,可以说是用坐标法记录棋谱的先行者。刘起居能胜徐公,自也是一名高手。

淳化二年(991),徐铉遭庐州女僧道安诬陷,被贬为静难(今陕西咸阳北部)行军司马。那儿是苦寒之地,徐铉拒穿毛褐(兽毛衣物),致染风寒。《宋史·徐铉传》:“(铉)一日晨起,方冠带,遽索笔手疏,约束后事,又别署曰:‘道者,天地之母。’书讫而卒,年七十六。”预知大限,从容不迫,走得依然超脱。

【林逋违心】

林逋(967—1028),字君复,卒谥和靖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唯喜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其诗淡远闲适,《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自谓“逋世间事皆能之,唯不能担粪与着棋”(《梦溪笔谈·人事》),却颇与事实不符,因为其诗中咏棋之处多有,谁愿意将讨厌之事常挂口头,那不是自寻烦扰吗?

读《春暮寄怀曹南通守任寺丞中行》:“跌宕情怀每事同,十年曹社醉春风。弹弓园圃阴森下,棋子厅堂寂静中。赤脚我犹无一婢,黑头君合作三公。江湖今日还劳结,目送归飞点点鸿。”诗题中曹南与诗文中曹社均指曹州,辖今山东菏泽一带。通守:即通判,六品官秩。寺丞:京官名,五品官秩。林逋寄怀的朋友名叫任中行(字独复,《林和靖集》尚有另诗寄他),此际从曹州调到汴京,由通判升迁寺丞,所以赋诗为其祝贺。“黑头”句:说任君您头发尚黑、年纪尚轻,将来料能官运亨通、位列三公。《晋书·诸葛恢传》:“恢弱冠知名,试守即丘长,转临沂令,为政和平。……(王)导尝谓曰:‘明府当为黑头公。’”鸿:意谓鸿雁传书,送达问候。读诗可知二人在曹州一同待过十年,情趣相投、友谊深厚,曾一同醉过酒、一同打过鸟、一同下过棋,首句就讲“情怀每事同”,怎么会讨厌围棋呢?明显说不通啊!

又《山中寄招叶秀才》:“夜鹤晓猿时复闻,寥寥长似耿离群。月中未要恨丹桂,岭上且来看白云。棋子不妨临水着,诗题兼好共僧分。新忧他日荣名后,难得幽栖事静君。”林逋的这位朋友叶秀才未中进士(“恨丹桂”,中曰“蟾宫折桂”,恨则未中也),林便去信邀叶来山中看白云、下棋(临水着)、作诗(共僧分),借此散散心,进而担忧叶秀才他日高中后,就难得有此机会了。特地招朋友来下棋,怎么会讨厌呢?

再有《寄岑迪》尾联:“别后交游定相忆,酒灯棋雨几清宵。”给朋友寄信,不忘提起两人当初喝酒下棋打过好几个通宵的往事,肯定是忒愉快的回忆吧。《诗壁》颈联:“坐读棋慵下,眠看酒恰中。”饮过酒读书昏昏欲睡,自然是懒得下棋了,但三事并举,显然觉得都是赏心乐事。

限于篇幅,还有几例就不再罗列,如上所见,和靖先生不是不喜欢围棋,只是遗憾自己下得不够好罢了(世间事皆能,唯此短板)。后世称棋艺低劣者为“臭棋”,究其源头,林逋将“担粪与着棋”并举,责任大概不小。

【仲淹夙愿】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彬州),后移居苏州吴县(今吴中区)。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苏州知州等职。景祐二年(1035),以天章阁待制权知开封府。宝元三年(1040),西夏攻延州,与韩琦同任陕西经略副使,巩固边防。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条陈十事,推行新政一年余,因保守派反对而终止,亦罢相,改任陕西四路宣抚使。皇祐四年(1052),由户部侍郎改知颍州,扶疾上任途中在徐州病逝。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有《赠棋者》诗:“何处逢神仙?传此棋上旨。静持生杀权,密照安危理。接胜如云舒,御敌如山止。突围秦师震,诸侯皆披靡。入险汉将危,奇兵翻背水。势应不可隳,关河常表里。南轩春日长,国手相得喜。泰山不碍目,疾雷不经耳。一子贵千金,一路重千里。精思入于神,变化胡能拟?成败系之人,吾当著棋史。”范仲淹所述的这位棋者,不是一般的文人雅士,也不是棋待诏(否则会在题中言明),而是一位世外高人。开篇就问:“何处逢神仙?传此棋上旨。”显见此人棋艺超卓,若非仙授,何至于斯!紧接“静持”“密照”“接胜”“御敌”四句,赞誉其运子玄妙,契合兵法。再用“突围”至“关河”六句,以楚汉灭秦继而相争诸典,加以譬喻说明。然后是“南轩”至“精思”八句,这位江湖逸士与某御封国手终于春日南轩晤面,泰山疾雷若无物,一子一路较锱铢,均精思入神、变化莫测,而彼此相得、不言胜败。有鉴于此,文正公甚至有写一部棋史的打算,盖因后一直忙于政事、戎务无法如愿。

范公诗词散文俱佳,飒爽明健,《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句,咏颂千古。存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醉翁梦境】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参与范仲淹所领导的庆历新政改革,被贬知滁州。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梦中作》曰:“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该诗作于皇祐元年(1049),时知颍州。“路暗”句:化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句。棋罢:化用“烂柯人”典故。“棋罢”二句:感慨人间变幻,有超脱出尘之想,似生归隐之思,却又难以忘却人世情怀。全诗分写夜月、路花、棋罢、酒阑四个独立梦境。四者似断似续,却诗情完整,浑然一体。末以“思家”结束,暗寓其既想飘然出世却又留恋故乡的复杂心绪。跌宕起伏,扑朔迷离,古人誉为神作。  

南宋洪迈《容斋五笔》卷十“绝句诗不贯穿”条曰:“此欧阳公绝妙之语。然以四句各一事,似不相贯穿,故名之曰《梦中作》。……予因其说,以《唐人万首绝句》考之,但有司空图《杂题》云‘驿步堤萦阁,军城鼓振桥。鸥和湖雁下,雪隔岭梅飘’,‘舴艋猿偷上,蜻蜓燕竞飞。樵香烧桂子,苔湿挂莎衣’。”司空图《杂题》诗有九首,洪迈所举是其中第六首和第八首。

欧阳修自撰《六一居士传》:“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可见围棋是其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撰《六一诗话》,系最早以诗话为名的著作。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

【邵雍大吟】

邵雍(1011—1077),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又称百源先生,谥康节。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幼随父迁居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北宋理学家,与二程、周敦颐、张载,合称为“北宋五子”。后居洛阳,以授徒为业,与司马光、吕公著等交游甚密。两度被举,均称疾不仕。

其《观棋》二绝:“(一)未去交争意,难忘黑白心。一条无敌路,彻了没人寻。(二)未去交争意,难忘黑白情。一条平稳路,痛惜没人行。”诗如白话,但颇含劝喻意味。又有《观棋长吟》:“院静春深昼掩扉,竹间闲看客争棋。搜罗神鬼聚胸臆,措臻山河入范围。局合龙蛇成阵斗,劫残鸿雁破行飞。杀多项羽坑秦卒,败剧苻坚畏晋师。座上戈铤尝击搏,面前冰炭旋更移。死生共抵两家事,胜负都由一着时。当路断无相假借,对人须且强推辞。腹心受害诚堪惧,唇齿生忧尚可医。善用中伤为得策,阴行狡狯谓知机。请观今日长安道,易地何尝不有之。”从竹间看棋写起,喻盘中对手斗智,如胸罗神鬼、重整山河,列举项羽坑卒、苻坚犯晋等典实,用局合龙蛇、劫残鸿雁、冰炭、死生、腹心受害、唇齿生忧等作比,说胜败两重天,是以双方阴行狡狯,无所不用其极。结句落在今日世道人心,不由大生感慨,劝诫意味愈浓。

更有《观棋大吟》:“人有精游艺,予尝观弈棋。算余知造化,着外见几微。好胜心无已,争先意不低。当人尽宾主,对面如蛮夷。财利激于衷,喜怒见于頄。生杀在于手,与夺指于颐。(中略)善言不可道,逸驾不可追。兄弟专乎爱,父子主于慈。天下亦可授,此着不可私。”该诗长达180韵、1800字,超过《孔雀东南飞》(178韵、1785字),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古代第一长诗。亦从观棋展开,先写了计算、争先等基本围棋术语,再写棋手对局的神态和心理活动,中间运用大量典故,描绘双方交战时龙争虎斗、你死我活的场景,阐述得失、祸福、是非、强弱的辩证关系,最后归结到人伦至爱、以和为贵的中庸之道,可谓苦口婆心。

邵雍为象数之学创立者,认为宇宙本原是太极,永恒不变,亦即道心,而天地万物皆有消长、始终。著有《伊川击壤集》等。  (待续)    

载于《围棋天地》2024年第21期   作者:唐少波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