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稽古8  中国围棋鲜为人知的历史掌故

 五、诗人吟咏(三)

【表圣杂题】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唐末诗人、诗论家。懿宗咸通十年(869)进士,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未几隐居中条山王官谷,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拒昭宗及宰相朱全忠(朱温)招揽。全忠弑昭宗、立哀帝(904),后又废哀帝并称帝(907),改名朱晃,建立后梁。次年哀帝被朱毒杀,表圣闻信绝食死。

其《杂题二首》其一:“棋局长携上钓船,杀中棋杀胜丝牵。洪炉任铸千钧鼎,只在磻溪一缕悬。”“杀中”句:棋局绞杀得如一团乱麻,只有一条获胜的丝线隐伏其中。鼎:古代视为立国重器,系政权象征。磻溪:水名。在今陕西宝鸡东南,传说为吕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时的垂钓处。亦借指姜太公。诗谓世事如棋,唐末干戈四起,不管如何虚张声势实属折腾胡闹,必须寻得像姜太公这样的智者才能掌握治理取胜之道。

司空图咏棋诗,散句颇多,意境亦佳。如:“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坛高。”《东坡志林》卷十云:“司空表圣自论其诗,以为得味外味。……吾尝独游五老峰,入白鹤观,松阴满地,不见一人,惟闻棋声,然后知此句之工也。”甚得苏轼欣赏。这是司空图与人论诗自举二十二联中的一联,惜全诗已佚。另外,《僧舍贻友》颈联:“竹上题幽梦,溪边约敌棋。”《题休休亭》(一作《耐辱居士歌》):“一局棋,一炉药,天意时情可料度。”自述幽情怀抱,俱堪回味。

又有署名《二十四诗品》传世,其真伪尚存争议。

【郑谷鹧鸪】

郑谷(约850—910),字守愚,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唐光启进士,官至都官郎中,世称“郑都官”。其诗笔调清新,时有警句,存《云台编》三卷。

《寄棋客》云:“松窗楸局隐,相顾思皆凝。几局赌山果,一先饶海僧。复图闻夜雨,下子对秋灯。何日无羁束,期君向杜陵。”杜陵: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借指长安。郑谷先叙述自己过往对弈打谱的经历,与某人以山果为赌赢了几局,又与某游方僧下棋让其一先,并且常常夜晚也在用功努力,于是向一位高手(棋客,意谓善弈之人)寄诗发出了对局邀请,希望他得暇有空时来长安切磋比试一番。这位棋客未知姓甚名谁,但郑谷慨然相约,显见对自己的棋艺颇具信心。

有《鹧鸪》诗:“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一铺一叙,一惊一乍,一呼一应,读来诙谐有趣,亲切可喜,郑谷因此得名“郑鹧鸪”。

诗僧齐己曾以《早梅》诗求教,郑谷将“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的“数”字改为“一”字,谓既言“早梅”,“一枝”比“数枝”更确也,齐己打躬拜服,时又被称为“一字师”。

【荀鹤深更】

杜荀鹤(846—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相传为杜牧出妾之子,大顺二年(891)进士。天祐元年(904)投靠朱全忠(后梁太祖),授员外郎,任翰林学士,不久患重疾,旬日而卒。

《观棋》诗云:“对面不相见,用心同用兵。算人常欲杀,顾己自贪生。得势侵吞远,乘危打劫赢。有时逢敌手,当局到深更。”诗文通俗易懂,明白晓畅,无须多作解释。由此看荀鹤颇好围棋,有时碰巧遇见高手下棋,双方缠斗不休,下到深更半夜,他观棋也会奉陪到底。

荀鹤诗风清丽飘逸,有“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春宫怨》)之句。亦多有关注民间疾苦的诗句,如“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再经胡城县》)。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李洞忘餐】

李洞,字才江,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皇族远支。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昭宗时不第,游蜀卒。有《李洞诗集》。

《锦江陪兵部郑侍郎话诗着棋》:“落叶溅吟身,会棋云外人。海枯搜不尽,天定着长新。月上分题遍,钟残布子匀。忘餐二绝境,取意铸陶钧。”锦江:岷江之流﹐流经成都。以知此诗作于成都。云外:指世外,喻仙境。分题:旧时诗人聚会分探题目而赋诗。陶钧:制造陶器所用的旋盘;此指意象的经营塑造。本诗前六句皆分对,上联说诗,下联说棋;尾联结句云,若想修炼这两门令人忘餐的绝艺,得像铸陶钧一般悉心构思营造。

《对棋》:“小槛明高雪,幽人斗智棋。日斜抛作劫,月午蹙成迟。倚杖湘僧算,翘松野鹤窥。侧楸敲醒睡,片石夹吟诗。雨点奁中渍,灯花局上吹。秋涛寒竹寺,此兴谢公知。”蹙:一作变。片石:玉石棋子。谢公:指谢安。诗文生动有趣,意境清幽。读诗可知,时在秋季,李洞与一位湘僧在寒竹寺(未详何处,或在蜀,杜诗有“窗含西岭千秋雪”句)下棋,倚着栏杆可以望见山顶的积雪,虬枝斜翘的松树下有一只或几只野鹤在窥视,二人从白天下到深夜,日落西山在抛子打劫,月上中天在皱眉思索,落子声将睡着的人(对手或旁人)敲醒,下到得意处不知哪位还不禁摇头晃脑吟几句诗,户外的雨点溅进棋盒沾湿了棋子,燃烧的蜡烛噼啪作响灯花飘落在棋盘上,此中的无限乐趣恐怕只有谢公安石知道罢。

《赠宋校书》:“曾伴元戎猎,寒来梦北军。闲身不计日,病鹤放归云。石上铺棋势,船中赌酒分。长言买天姥,高卧谢人群。”校书:校书郎的省称,唐代掌校理典籍的官员,从九品上,属秘书省。元戎:主将,统帅。北军:指唐代皇帝的北衙禁军。鹤:一作鹿。天姥:天姥山,在浙江嵊州与新昌之间。常为诗人笔下游仙问道的隐居之所,如李白有《梦游天姥吟留别》。谢:推辞。这是一首给宋校书的赠别诗,诗中写宋的经历与二人的交情(石上弈棋,船中赌酒),如今他因病退休一身闲,可以到天姥山去买处居所,从此闭门谢客,纵情棋酒,一了夙愿,言下颇有称羡意。

《宿叶公棋阁》:“带风棋阁竹相敲,局莹无尘拂树梢。日到长天征未断,钟来岳顶劫须抛。挑灯雪客栖寒店,供茗溪僧爇废巢。因悟修身试贪教,不须焚火向三茅。”叶公未详何人。爇:烧。巢:鸟巢。焚火:指焚香顶礼。三茅:指茅山,在江苏句容东南。相传茅君三兄弟得道于此,故名。诗中提及征子、打劫等围棋术语,其余不再辞费。

李洞咏棋诗据不完全统计就已达四首,足见此公颇好此道。

【裴说临轩】

裴说(?—908),桂州(今广西桂林)人。唐哀帝天祐三年(906)状元,同榜有其弟裴谐。历补阙,官礼部员外郎。天祐四年携眷南下避乱,委居荆州石首(今属湖南);一年再逃,病逝途中。

《棋》诗曰:“十九条平路,言平又崄巇。人心无算处,国手有输时。势迥流星远,声干下雹迟。临轩才一局,寒日又西垂。”崄巇(音希):高耸险峻,崎岖不平。比喻艰难危险。崄,同“险”。“势迥”句:谓局势已非,难以挽回。“声干”句:说嗓子干涩要等到下冰雹来润喉未免太迟。诗以棋局喻人心世道,局势既然坏到如此地步,即便是国手也已回天乏术。尾联“临轩才一局,寒日又西垂”,弥漫着一种悲凉无奈的末世情绪。

【花蕊疑案】

花蕊夫人《宫词》:“日高房里学围棋,等候官家未出时。为赌金钱争路数,专忧女伴怪来迟。”宫词是专咏宫中琐事的诗,常表现宫女的生活百态和别样情怀。一般为七言绝句。唐诗人王建作有《宫词》百首,开创了以“宫词”作诗题的先声。唐、五代常有这类作品,历代亦不乏创作《宫词》的诗人。官家:此指皇上。路数:即今常说的目数。该诗浅显易懂,叙说日上三竿,宫中嫔妃们在等待皇上驾临的空隙,学下着围棋来打发这段无聊的辰光。不仅如此,还得耍点儿金钱,此刻她们正为谁输多赢少争论不休,因为这关乎个人私房的盈余与亏空。而花蕊夫人呢,则只担忧姐妹们责怪自己为何来迟了(或许不便启齿)。诗意大体解释完毕,但著作权的归属却存在疑问。

晚唐至五代十国共有三位名“花蕊夫人”的嫔妃,一为前蜀高祖王建(纳臣下徐耕二女,大曰贤妃,小曰淑妃)小徐妃,二为后蜀后主孟昶慧妃,三为南唐后主李煜被称为“小花蕊”的妃子。因三人皆善诗词,由于时代相近,后世记载常出现张冠李戴之情形。先可以排除“小花蕊”,这宗争议不涉及她。《全唐诗》卷七百九十八题下小注云:“花蕊夫人徐氏(徐一作费)。徐氏,青城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诗一卷。”流传于世的百余首《花蕊夫人宫词》(间杂王建、王珪所作),最早为北宋王安国(字平甫,王安石弟)审核发现,其《花蕊夫人诗序》曰:“熙宁五年(1072),臣安国奉诏定蜀民、楚民、秦民献书可入三馆者,得花蕊夫人诗。”(按:宋设广文﹑大学﹑律学三馆,以为教育士子的机构)自彼时起,绝大多数文献均称为后蜀慧妃所作。

至20世纪始有不同声音,此说首见于与朱自清并称“清华双清”的文学史家浦江清《花蕊夫人宫词考证》(刊《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开明书店,1946年),从“法云寺里中元节,又是官家降诞辰”入手,抽丝剥茧,考索、展示诸多证据,得出应为前蜀小徐妃所作的结论。但学术界对此一直存疑,未有定论。后,文化学者樊一先生又在《光明日报》(1983.6.14)撰文,考证支持其说。浦说亦被唐诗专家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说王仁裕佚诗四首》一文采纳(载《行走大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不过他将花蕊夫人《述国亡诗》的首创权大致归于王仁裕的名下。

该诗列《全唐诗》其卷末尾:“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一作更)无一个是男儿。(一作蜀臣王承旨诗。前二句云:蜀朝昏主出降时,衔璧牵羊倒系旗。)”陈教授推论源自诗后小注,王仁裕在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曾任翰林学士承旨,王诗后二句为:“二十万人齐拱手,更无一个是男儿。”于是乎,《宫词》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诗,其原创权归属也成疑案。

【从谦幼咏】

李从谦,生卒年不详。字可大,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五代十国时南唐元宗李璟第九子。

有《观棋》诗:“竹林二君子,尽日竟沉吟。相对终无语,争先各有心。恃强斯有失,守分固无侵。若算机筹处,沧沧海未深。”竹林二君子:盖指阮籍、王戎,见诸史籍系竹林七贤中两位嗜棋者。机筹:计谋;计策。全诗想象前贤阮籍、王戎二人的对弈神情——尽日沉吟、相对无语、各怀机心,来表现棋局之上双方均意图争先、惧落后手的动态,攻守转换之间,务须仔细体察形势强弱的平衡分寸。结句感慨,此中的计谋筹算,恐怕就连沧海之深都难以比拟。

《全唐诗》卷八该诗前简介云:“吉王从谦……后主母弟也。风采峭整,动有规诲,喜为律诗。宋改封鄂国公。诗一首。”知从谦为后主李煜的嫡亲小弟,《全唐诗》可惜只留存其一首诗。诗题小注曰:“后主燕闲,尝与侍臣弈。从谦甫数岁。侍侧,后主命赋《观棋》诗。”又知李从谦赋诗时才数岁,真是个早慧天才。                (待续)

载于《围棋天地》2024年第20期  作者:唐少波

滚动至顶部